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静安区旅游

八路军、新四军驻沪办事处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查看地图 ]
八路军、新四军驻沪办事处
八路军、新四军驻沪办事处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延安中路504弄21号(原福煦路多福里),1937年8月至11月,是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所在地。这是一幢坐北朝南两层楼的老式石库门房屋,底楼东厢房是会客室,二楼东厢房是卧室,后楼是报务员、译电员宿舍,楼梯拐角处的墙上挂着一架电话机。1960年前后,旧址先后经孟进、刘少文、张纪恩、李克农等回忆或踏勘,并访问附近居民而确认。1962年9月7日,该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民宅。

深入开展-工作团结各界爱国人士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形成,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八路军驻沪办事处(简称“八办”)成立,负责人先后为李克农、潘汉年,由周恩来直接领导。11月,上海沦陷后,八办迁至萨坡赛路(今淡水路)274号,转入地下,由刘少文负责,1939年底被撤销。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公开活动机构,八办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壮大。

八办与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郭沫若等著名人士密切联系,上海沦陷后,安排这些著名人士撤退;与社会其他各界爱国进步人士、抗日救亡组织领袖广泛接触;以星期聚餐会的形式,向工商实业界等各界上层人士通报共产党的政策和八路军、新四军战绩,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使上海成为全国抗日救亡重要阵地。

积极宣传抗日形势组织各类支援活动

八办重视宣传工作,出版了《内地通讯》《民族公论》《文献》等刊物,宣传抗日形势,推动各界人士参加抗日斗争;促使国民党同意共同出资创办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名义发行的《救亡日报》,推荐郭沫若担任社长,使其在抗战时期发挥重要作用;协助中共江苏省委出版《译报》(后更名为《每日译报》),使其成为抗日的战斗号角。

八办还积极输送干部、捐募财物,组织各类支援抗日活动。曾派何克希到江阴梅史迪部队开展工作,梅史迪部队后来发展成为江南抗日义勇军。1937年10月,致函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要求支援防毒面具,该会同意支援1000个从荷兰进口的防毒面具;1938年下半年,以各界救亡协会等名义,开展“节约献金”“劝募寒衣”和“节约救难”运动;1939年发动义卖义演,从财力、物力上支援新四军。

出色完成情报工作做好各项营救谈判

从公开到秘密,八办建立的电台始终同延安中共中央保持空中联系,及时向中央汇报上海斗争情况,为中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接收中央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对上海及整个沦陷区的工作起重大作用。八办还在营救被捕同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就释放政治犯多次与国民党谈判。共产党的许多干部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八办报到,通过安排,重新走上革命工作岗位。

多福里21号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旧址是在民国26年3月李克农到上海时租借的。当时在这里秘密成立了红军驻沪办事处,对外称“李公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前后,中共中央决定,由李克农、潘汉年和刘少文等在原红军驻沪办事处和中共上海办事处的基础上筹备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八一三事变后,李克农赴南京建立八路军办事处。多福里21号即成为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机关,公开活动。楼下为会客室;楼上先是李克农、赵瑞夫妇的卧室,后为刘少文卧室;后楼是报务、译电员朱志良的宿舍。各房间布置成家庭的形式。

1960年前后,旧址先后经孟进、刘少文、张纪恩、李克农等回忆或踏勘,并访问附近居民而确认。旧址现由居民使用,建筑情况完好。

1962年9月7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为您推荐:静安区旅游-静安区文物古迹-静安区十大景区-静安区全部景区-静安区特产-静安区美食-静安区地名网-静安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