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寒山度假中心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查看地图 ]
龙安寒山度假中心

龙安寒山度假中心

一提到寒山旅游,玉林人大多只想到“佛子山旅游度假中心”、“寒山庙”和“马吊尿瀑布”等。其实,这些仅是寒山的一面——东麓旅游线上的代表性景点而已。至于它的另一面——西麓,究竟有哪些景观?旅游资源如何?却鲜为人知。

正是春末夏初,我们一行20多人,组成一支寒山西线文化生态旅游考察队,对寒山西麓,主要是兴业县龙安镇六西村辖区及其附近方圆40多公里的范围,进行为期两天的探访和考察。线路是:龙安圩-六西村-寒山岭西路-寒山顶-牛背岭-四垌山-六西村。考察队员身背行囊和相机,手持木棍,走羊肠小道、攀陡坡、钻溪谷、穿-、沐飞瀑、登绝顶、寻古迹。

寒山西麓人文景观颇多,特征独具,自然景观天生丽质,色彩纷呈。这里虽然没有东麓的名气,但蕴藏的文化旅游生态资源,如幅员、植被、水源、古迹、环保等方面,要比东麓略胜一筹。亲临其境,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其“古”、“野”、“凉(寒)”。

龙安镇,古称绿霞、绿鸦。据史载,唐贞观年代(公元627—649年),绿鸦就是古平王琴州(属今玉林市兴业县地)的属地,已有1500看报历史。这片古老大地,真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浑厚:宋藤州牧陈应的忠烈、明抗倭名将陶成的节义和清乾隆名宦陈圣敬的才略,都在千年古州的历史文化长卷中留下了浓重的笔墨,他们泊故事流传久远。陈墓和陶墓于20世纪90年代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直至现代,出自六西村的广东工在博导黎祚坚和海军舰艇学院的副院长李业长都是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他们用骄人的业绩为这历史文化长卷添色增彩。这条古道历代都出名人、遗陈迹、留古物。除了古墓外,称得上“古”字的有六西村的明清民居、石梯街巷、推龙门、明万历铁钟和宋代铜鼓;龙胆村唐代龙泉枫木井;六西村西北龚四山出土的西汉羊形铜灯;还有在中村与六西村之间的山坡,1989年文物普查时曾采集到分别属于五代、宋、元、明历代的瓷器碎片共51块。这些尘封了金我年的古物及其存放、出土处可成为寒山西线旅游资源。

这里的古迹最值得重视的是绿鸦场冶铁遗址(20世纪90年代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址范围较大,以龙安圩镇为中心,方圆约15平方公里。残存物亦分散分布在此范围内,而中村与六西村口见到几千平方米堆积成小山的炉渣,并有数百平方米的烧结层,还有一座比较完整的炼铁炉:炉径0.8米,高约1.5米,炉膛为纺锤形,炉壁烧结物显各种色彩,坚硬无比。据专家考证,绿鸦冶铁场建于唐、盛于宋而衰于明,时间跨越一千年,曾是南宋时期全国排名第二的冶铁基地。见过此陈迹的人自然会发问:如此大规模的古冶炼基地为什么会建在“鬼门关”外的南蛮之地、寒山西麓?冶铁原料、燃料及物流、交通如何解决?经过深入探访考察及查阅史料,我们不妨这样解读:因龙安西南3公里外的砂铲岭和东南7公里的狮子岭西麓均有大量的红铁矿,就近解决了冶铁原料;而大量的燃料应是“镜炭”——一种由硬质木烧成的薪炭。当时寒山原始森林有大量的阔叶乔木,就地砍伐后经土窑闷烧,即成炭。南流江的两条主要支流三山江和绿鸦江,当时应能通大船。人员和产品往南可经盤埠沿南流江下北部湾达粤东、海南;往东北可经茂林上岸走一段陆路过鬼门关再上船,沿北流江顺西江而至中原。南宋《舆地纪胜》曾载:“绿鸦场在南流县,引铁六万四千七百斤,往韶州涔水场交货。”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就是“岭南都会”的一个手工业发达、交通繁忙的重镇了。如上所述,冶铁所需矿、炭均能就地取材,南流江及其支流为人流、物流提供了便捷条件,因此古人在此设冶炼场地就是最佳选择了。考察队有人建议应对六西村附近冶铁遗址作保护性开发,以再现当年绿鸦场的原貌,与北流铜石岭冶铜遗址相呼应,使之成为我市旅游考古的一个热点。

从六西村东至顶有一条长约12公里的古道,世称寒山岭西路,西路上有一个陈迹——大王陂。陂者,拦河坝也。据传,该陂建于明初,与六西村的一个古庙同名,功能是拦截寒山西麓溪涧的山泉水,并把之引入村过,供饮用及灌溉,多余的水则汇入南流江。陂以下的引水渠大王圳是一个很好的人造景观:总落差200米,长3.5公里珠水渠依山傍道、蜿蜒曲折,常年清泉满溢、流水潺潺,宛如一条银色的练带在翠绿的山间飘浮,时隐时现。最奇特的是,这“三面光”的水渠,不用砖石堆砌,而是用一种特殊的“灰砂”堆筑而成。据导游的村民介绍,“灰砂”的原料是石灰、黄糖吉水、糯米饭、纸浆和黄砂,经反复搅拌、封沤、暴晒、再沤等多道工序然后才能施工:由工匠先堆筑成形,然后发动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手持木棍木槌,沿三面反复槌打,直至表面不见裂缝。据说这种灰砂比现代混凝土还管用。这不,水渠历经数百年岁月的冲刷,至今滴水不漏。游人无不称奇!

>>燕山湖

为您推荐:兴业县旅游-兴业县文物古迹-兴业县十大景区-兴业县全部景区-兴业县特产-兴业县美食-兴业县地名网-兴业县名人